为什么要在空防工作中讲“从严”?

  XX网友提问:为什么要在空防工作中讲“从严”?

  回答:冯正霖局长在2017年1月的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特别提出,民航安全必须做到“四个最严”,即最严明的责任、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从严治理,为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创造民航的优异成绩。公安部李伟副部长、民航局李健副局长等领导同志也多次对包括“公安要严打”在内的“六严”工作给予肯定。在空防工作中,反复强调“从严”,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中央的决定要求我们要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反四风”、“三严三实”、“从严治党”、“五个过硬”、“一岗双责”等要求无不着眼于一个“严”字。坚持“严”的标准“实”的要求,没有严就没有法治,没有严就没有秩序,没有严就没有标准,没有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公安保卫工作也是一样,当前,公共安全事件易发多发,维护公共安全任务繁重,民航机场作为社会公共场所,各种复杂因素聚集,若没有严格的措施和要求,发生的后果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第二,形势的变化发展要求我们要严。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由于国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当今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我国国内风险因素也日益突出,公共安全问题复杂性加剧,新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加大。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渗透、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相互影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作用的特点明显。特别是新媒体作用下的传统犯罪的敏感性、危害性明显加剧,“互联网+”新业态下各类治安隐患明显增多,治安治理难度加大。广西柳州的特大爆炸案、土耳其“9.11”爆炸事件都充分说明公共安全工作面临形势的多样性和情况的严峻性。民航机场作为社会公共场所,公共安全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民航均有涉及,以往的防范措施、方式手段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没有更加严厉的要求、更加严格的措施、没有创新的理念无法适应时代变化要求。

  第三,自身工作职责要求我们要严。2015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的孟建柱同志在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公共安全事件易发多发,既与一些同志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工作粗糙有关,也反映出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有的风险意识不强,防范、化解、管控风险的能力亟待提高;有的缺乏合作、互通、共享理念,地区、部门分割,工作合力不强;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体制机制没有切实形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治理的能力亟待提高;社会治理方法手段简单、粗放,习惯于采取“大呼隆”、造声势等工作方式,不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有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职责不明、问责不严等问题比较突出等。孟建柱同志的分析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语重心长,民航公安保卫工作也要以此自省,要清醒认识维护民航公共安全面临的新问题,要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更加严格的措施做好民航公安保卫工作。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推崇直觉、感性思维,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模糊的归纳,缺乏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研究。这种思维方式在公安保卫工作中容易导致简单化,日常管理粗枝大叶、大而化之,形成一笔“糊涂账”。新形势下,警力跟着警情走,要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公安保卫工作全过程,要坚持分析研究,坚持用数据说话,用创新的思维理念进行科学决策,要按照精、准、细、严的要求,精心设计公安保卫工作流程,把平时的做法转化为程序,把要求转化为标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减少操作中的随意性。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