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民航局召开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分析4月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并对下一步民航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强调,成绩来自一线,风险也来自一线,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民航监管局作为安全监管的最前线,要大力提升监管能力、转变监管方式、优化政府服务、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充分发挥监管效能,帮助一线运行单位管控好风险,为行业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打牢基础。民航局副局长李健、董志毅,总飞行师、总工程师、安全总监,机关各司局及在京部分民航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冯正霖指出,监管局是实施民航安全监管工作的专职机构,多年来为保障行业安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面对行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监管局安全监管工作距离民航高质量发展对安全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监管能力和监管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就大力提升监管能力,冯正霖表示,一是要强化职责使命意识,在革命化、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方面为监管局“加压”。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强化监管局在监督检查、事项审批以及参与管理局决策等方面的职责;要明确制定监管绩效的考核办法并纳入对监管局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压实监管局的监管责任。二是要聚焦工作实效,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切实为监管局“减负”。民航局机关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以上率下,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消除“文山会海”,减少职责外要求;要按计划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减少一线监察员重复录入信息等工作负担。各地区管理局要采取实际举措,让基层监察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监管工作中去。三是要加大严格监管力度,为监管局履职尽责“撑腰”。既要为监管局监管执法旗帜鲜明地“撑腰”,也要为其严格执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对于一线执法中发现的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有关部门要予以改进;对于一线执法中遇到的不明确的问题,责任司局要给予政策指导和解读。民航各级机关要按“三定”职责范围履职,属于监管局职责范围的要放手让一线部门履职,可以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使监察员“放下包袱”,敢于监管,严格监管。四是加强监管人员能力建设,为监察员及时“充电”。要加强对监察员的培训管理,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监察员培训制度,制定分级分类的培训大纲,完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培训实效;要对监察员进行执法技术、检查技巧方面的实践培训,切实增强监察员从组织、系统角度发现问题的能力,持续提升其履行监管职责的能力和素质。
冯正霖强调,随着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运行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行业必须从盯人、盯事的“保姆式”监管,向盯组织、盯系统的系统性监管方式转变。要找准安全监管的定位,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企业自律机制,调动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推进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监管,通过加强监管事项库管理、统一事项库检查内容的符合性判断标准、科学管理行政检查计划、规范临时性检查任务下达、加强科学抽样数据模型研究、推进监管执法相关系统融合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管资源配置能力。要在行业层面逐步构建以大数据为驱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安全绩效为标准的行业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安全信息的实时搜集、深度分析、共享共用,为监察员执法履职提供“监管利器”;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非现场监管以及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监管方式,切实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冯正霖表示,随着民航“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监管局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承担的职责会日益增多,对监管局“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就优化政府服务,他指出,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强对事权下放、职责下沉等相关政策标准的协调对接、配套措施的衔接落实,明确职责分工,统一执法标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步感受到行业“放管服”的获得感。监管局要始终牢记自己的核心职责是安全监管,做好安全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要通过服务增强企业持续安全运行能力,帮助和促进企业不断提升“纠偏”和 “自律”能力;要注意把握好监管与服务的“度”,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始终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依法依规,履行好职责,防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现象发生,更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冯正霖最后强调,监管局要在铸就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塑造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坚守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上下功夫,成为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表率,通过自觉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增强做好安全监管的内生动力,促进监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据悉,4月,全国民航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安全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4.6%、4.6%、0.5%;航班正常率为76.7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