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一个预计经济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的产业,应用领域广阔、市场潜力巨大的通用航空,不仅备受各方关注,同时还吸引了包括地方政府、金融资本、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在内的投资主体纷纷加入其中。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再次释放我国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的信号。《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通用航空器将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这样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希望,但想要取得预期中的成绩,前提之一是必须不打折扣地执行《指导意见》中的各项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李军长期关注着通用航空领域的发展。采访开始之前,李军特意拿出了刚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给记者念了一段关于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勤勉尽责干事创业”的要求——“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对重点任务,要铆紧各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军带来的《关于督促落实国家通用航空发展战略举措的提案》与之颇为契合,正是聚焦于“如何才能让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
李军告诉记者,该提案有两个初衷:一是从以往情况看,有些方面的工作不够理想,比如低空空域改革意见已经出台6年多,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空域分类没有实现,通用航空服务站也没有建立。二是通航产业链条长、业务门类多,在落实《指导意见》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协调和各方协同,而这正是在目前体制下所欠缺的。关于后一点,李军举例称:“就像航班正点的问题一样,很多问题航空公司是不能解决的,需要各方联动。”
数据显示,我国的通用航空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多项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如通用航空作业总量、在册航空器数量以及通航企业数量的增长率分别为14.8%、17.2%和17.9%。
面对通用航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所面临问题和困难较多的状况,李军表示,为了促使国家相关战略举措尽快落地见效,很有必要对以下方面进行重点督查:一是坚定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采取适合通用航空发展要求和特点的管理办法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能降低安全标准,只有保证安全才能健康发展。二是配置国家抢险救灾应急力量。地震、洪水和森林火灾后的抢险救援作业,往往突发性强、任务繁重、作业难度大,具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特点,这方面的能力应主要由各级政府来统筹。三是更加重视教育培训业务发展。目前飞行训练在通用航空中占63%。他建议,在飞行员培训方面应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不要因为航空公司飞行员紧张状况有所缓解而减轻投入。要着力提高国内培养能力,面向不发达国家和其他有需求的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四是统筹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和管理。建议对无人机产业明确综合主管部门,制定专项计划,使无人机飞行纳入有序轨道。
李军认为,为了确保《指导意见》能够贯彻落实,在国家层面上,需要强化督查机制,明确管理责任,提高专业能力。据其介绍,去年8月,民航局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但是,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很多事情民航局是管不了的,需要由国家综合部门主导才能推动。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为《指导意见》的出台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建议由其牵头,民航局协同,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协调督查机制。
除此之外,在通航发展比较快的形势下,民航局机关和各地区管理局的机构编制,显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建议适当调整,包括更改名称和增加编制。与此同时,目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设有通用航空分会,该协会支持单独成立通用航空协会,条件具备时,请国家有关部门予以登记注册。
最后,李军还建议,很有必要对贯彻实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实施意见”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在推进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中,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为一个专项。(《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