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专题专栏
构建“民生航空”是新疆民航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15-09-23 10:20

  民航新疆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庄文武

  “悠悠万事民为先”。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民生工作做好了,则民心安、民意顺、民力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新疆民航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民航强国战略构想为指导,从新疆区情特点出发,提出构建“民生航空”新战略,即以通用航空、通勤航空、应急航空为主要内容,以支线机场、空管、油料等保障单位非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实践方向,突出民航“民生线、生命线、维稳线”公益性特点,实现“飞得到、坐得起、用得上”的目标,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必须的基本航空需求。构建“民生航空” 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新疆民航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顺民心,构建新疆“民生航空”新战略    新疆民航经过2004年政企分立改革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历史投资最大时期,航空市场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当前,新疆民航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适逢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民生航空”,是顺应人民群众需要,体现以人为本,响应时代要求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和民本工程。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思路是构建新疆民生航空的“新动力”。今年以来,新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热土。从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到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力争5年内使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最大程度地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在这历史节点上,我们提出新疆“民生航空”建设,体现的不仅是重大经济和社会意义,而且是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促进的不仅是内地与新疆经济、技术、人才的合作,而且是各民族的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创造的不仅是支边兴边的新形式,而且是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二是中国民航局提出的民航强国战略是构建新疆民生航空的“新推力”。今年,民航局着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适应民航发展趋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支线和低成本航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具体制定区域民航发展政策,大力推进支线航空发展,提高航空运输通达深度;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大力推进低成本航空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补充并完善规章和技术标准,鼓励发展通勤航空;鼓励网络航空公司和支线航空公司进行多种方式的合作;制定并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为老、少、边、穷地区提供有效的航空运输服务等等。上述一系列构想,无疑将为民生航空发展在政策法规、标准制度、运营模式等各个方面提供更大的推力,搭建有效的平台,推动民生航空健康发展。

  三是国家产业发展向西推进政策是构建新疆民生航空的“新引力”。新疆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土光热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同时与8个国家接壤,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邻近的中亚、南亚、西亚国家有13亿人口,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腹地,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特别是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三项主要资源量分别占全国30%、34%、40%。新疆丰富的资源目前大部分还处于开发初级阶段。新疆在全国属社会整体发展落后地区,人均GDP与内地省市差距较大。基于新疆是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区域,但又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新疆发展民生航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新疆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拓宽新疆经济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转化利用;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增加人民群众经济收入,从而为新疆更好更快地融入全国、走向世界奠定良好基础。

  四是民航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是构建新疆民生航空的“新潜力”。民航在新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是由于新疆地域特点决定的。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地域辽阔,高山与沙漠众多,地理条件恶劣,“偏、大、特、恶、杂”的特点制约普遍发展铁路、公路等运输;但航空运输机动性强、适应性强、灵活性强、应急性强,有利于发展民生航空运输。新疆辖区现有运营机场14个,到今年达到17个,“十二五”达到21个,是全国拥有机场最多的省份。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是国家确定建设的七个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围绕加快推进乌鲁木齐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建设,新疆民航提出了“一点三线”建设目标,即加强乌鲁木齐机场中转点建设,拓展西向国际航线、加密东部国内航线、完善疆内支线。大力发展民生航空,有利于扩大支线航空需求,在源头上为干线和支线航空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发展疆内短途飞行,为干线和支线运送聚集与分散旅客、货物;有利于加强干线、支线和通勤点密切配合,使支线航空、通勤航空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发展。

  五是民航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是构建新疆民生航空的“新实力”。新疆位于喜玛拉雅-地中海地带,面临地震、雪灾、洪涝等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据统计报告,从1968年到2008年的40年间,平均每4年就会发生一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会发生1.5次左右的6级以上地震。新疆雪灾频发威胁到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这些特大自然灾害是对新疆应急救援体系的特殊考验。发展民生航空运输新模式,将以无可替代的功能,在雪灾、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汇民智,规划新疆“民生航空”新蓝图    “民生航空”建设是运输航空事业的新探索、新延伸和新发展,我们要立足新疆、汇集民智、科学谋划新疆民生航空的宏伟蓝图,努力在“清、明、广、密、足”五个要求上下功夫,确保民生航空安全、经济、便捷、通达。

  

  一是“清”,就是对形势认识要清晰、全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生航空在行政管理体制、市场化运营机制等方面暴露诸多的不适应,行业规模萎缩。进入本世纪以来,民生航空萎缩状况有所改变,但与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发展相比,仍然处于缓慢发展的徘徊局面。当前,新疆民生航空整体规模不大,发展水平较低,覆盖范围较窄,服务能力不足,政策法规不全,发展严重滞后。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民生航空基本问题,营造民生航空生存环境,促进民生航空科学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二是“明”,就是建设目标要明确、具体。新疆民生航空建设要以持续安全为前提,核心是解决发展思路问题,重点是突破政策障碍,关键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设发展的具体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15年,建设完善南北疆通勤航空运行基地、通勤机场和硬化通航作业跑道,形成以乌鲁木齐大型门户机场为枢纽,以全疆近21个支线机场为支撑,构筑覆盖全疆的较为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第二阶段是2015年到2020年,建立功能齐全、服务规范、作业范围广泛的民生航空服务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生航空自身具备一定的“造血”功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广”,就是机场(起降点)布局要广泛、合理。根据新疆人口、经济、开发、应急救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现有乌鲁木齐枢纽机场和南北疆支线机场为基础,通过改扩建现有通航点,在人口密集、交通不利地区新建通航点,机场(起降点)数量达到80个以上。全疆所有行政县市均有机场,形成以乌鲁木齐、石河子、伊犁、阿克苏、喀什、和田、哈密、库尔勒、克拉玛依及塔城所在地区支线机场为中心,以其周围的通勤机场为支撑的民生航空机场体系。

  四是“密”,就是民生航线网络要密织、通达。围绕乌鲁木齐枢纽机场为中心,选择喀什机场为支线枢纽试点,建立南疆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和田、且末六个支线机场之间闭环航线,建立北疆阿勒泰、塔城、克拉玛依、石河子空中运输走廊,形成以区域支线机场之间运输为主,通勤点到支线运输作补充,服务点扩展到全疆的辐射式航线网络。

  五是“足”,就是航班运力要充足、可靠。引进或成立新疆支线航空公司,选择合适机型,专门运营新疆支线航空,特别是保证淡季运力。鼓励和支持疆外有实力的航空公司进行业务合作开展民生航空服务。在全疆所有通航点到支线机场航段提供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方便通航点周围的群众出行,促进资源地区人、财、物与外界的交流。在疆内培育1至2家民生航空骨干企业,做好应急救援必备的预案、机队、人员、物资等准备,以满足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特殊航空要求。

  三、聚民力,搭建新疆“民生航空”新平台    “民生航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解放思想,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民航行业为主力,以地方和国家有关部门为协力,以扩大市场需求为引力,以企业投资为外力,以社会广泛参与为活力,凝聚各方面力量,建设“五个平台”,形成强大合力,推进民生航空健康发展。

  

  一是规划平台。力争将新疆民生航空建设列入中央和全国十九省市对口支持新疆建设内容,“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立项。成立民航行业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主要成员的民生航空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督导机制,统筹规划民生航空建设。

  二是政策平台。通过国家的立法行为,将民生航空服务列入支持偏远地区和西部交通欠发达地区的法规之中。制定民生航空运行规则,调整民生航空机场规划建设,简化民生航空飞机引进管理程序,制定民生机场收费标准,完善民生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等,鼓励民生航空企业向社会开展体验、娱乐、竞技等飞行活动。推进机场由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增强民生航空机场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资金平台。建立国家层面的民生航空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民生航空企业运力购置,完善必要设施,补贴公益性作业,增强发展后劲。减免民生航空器购置,切实减轻民生航空企业负担。支持建立民生航空油料保障服务体系,改善和提升航油生产、供应及服务保障能力。协调各方面力量统筹解决民生机场(起降点)建设所需资金,确保民生航空运力“买得起、用得起、飞得起”。

  四是空域平台。积极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国家资源,以民生航空为主要对象,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制订与民生航空发展相应的飞行规划和导航标准,开展相关设备研发工作,为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保障。探索、推行民生航空在固定区域内作业的低空空域管制新模式。

  五是人才平台。积极推进民生航空服务园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组建民生航空人才培训学校,重点加强飞行、机务、签派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民生航空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执照培训,为民生航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合民情,营造新疆“民生航空”新环境    民生航空建设,政府是依托,行业是主导,企业是基础。各方面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持安全第一,企业先行,社会参与,多元发展,为民生航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营造安全环境。安全是民航工作的核心。在民生航空建设的全过程,都要体现、贯彻、落实好这一核心理念。特别是在当前民生航空相关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安全保障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更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高度自觉,在制度上积极探索,始终做到以安全促建设,以建设保安全。

  二是营造发展环境。在民生航空规划发展中,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不同、范围不同。政府要在规划中更多体现在促进发展的公平、公正和平衡关系;而企业具有规划意向、建议、落实等作用,在规划发展中的行为更多具有市场规律运作意义。政府和企业在共同促进民生航空建设中要相配合、相呼应、相协调。

  三是营造系统环境。地方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是经济的“先行官”,民航是交通的“行先官”。新疆与内地距离遥远,疆内县市相距较远,加之地形复杂,这决定了民生航空在新疆的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不可替代。民生航空运输既要发挥便捷、快速、高效的服务优势,又要与铁路、公路等交通形式相互补充,共同促进。

  四是营造空间环境。做好规划是民生航空建设的前提,我们既着眼于解决旧问题,又积极处理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现在新疆处在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新起点,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禁锢、不保守、不拘泥,将民生航空规划做得高一点、大一点、宽一点,做到思路向前、项目提前、标准超前,以适应、拉动、助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营造基础环境。在民生航空规划中比较倾向或容易满足硬件建设,疏于或淡化软件建设。而软科学是硬功夫,软科学更能体现硬规律。在机场、跑道、起降点等硬件建设不断完善的同时,空域、运力、人才、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应及时跟进、纳入规划,使硬件与软件都强起来,让硬件更硬,软件变硬,形成整体合力,服务发展需要。

  六是营造理论环境。当前各行业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可预测或不可预测因素直接影响民生航空发展。在民生航空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新的改变、新的需求、新的调整。因此,既要重视理论指导、理论基础、理论依据,为实践明晰思路、寻求方法、探讨对策;又要坚持实践先行,以实践丰富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中加快发展新疆民生航空。

分享到:
相关推送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