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保障工作,是中国民航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集中保障活动,对民航空管系统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民航空管系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周密细致、安全顺畅、万无一失”的指示,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奥运保障任务。近日,记者就这次奥运空管保障工作的特点、积累的成功经验等话题采访了民航局空管局局长、奥运空管运行指挥中心指挥长苏兰根。
记者:这次奥运空管保障工作可以说创下了多项历史纪录,请您介绍一下奥运空管保障工作总体情况和特点。
苏兰根:在奥运空管保障这个“后方赛场”,民航空管人员就像赛场上的运动员一样,奋力拼搏,勇于超越,创出多项纪录,最突出的有两项:一是航班集中起降创纪录。奥运会期间,涉奥地区机场飞行总起降量达84886架次,首都机场日起降量达到1340架次,创历史新高。二是高规格保障创纪录。奥运期间,涉奥专机、公务机、包机的保障任务达1604架次,其中专机454架次,公务机、包机1150架次。涉奥专机架次之多、起降密度之高、贵宾数量之大,均打破了民航空管保障的历史纪录。特别是在8月7日,当日抵京专机数量达到峰值54架次,创中国民航有史以来单日保障专机之最。
记者:民航奥运空管运行进入实战状态以后,您几乎一直坚守在奥运空管运行指挥前线。回首这紧张、难忘的数十个日日夜夜,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苏兰根:首先,奥运空管保障工作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党中央、民航局各级领导对民航空管工作的深切关心和大力支持。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赴首都机场塔台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了空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士气。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副局长杨国庆、王昌顺对做好奥运空管保障多次作出指示、提出要求,这为空管系统全体职工指明了方向,为全系统增强决战意识、扎实做好奥运空管保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奥运空管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空管局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在奥运空管保障工作中,我任总指挥,三个副局长任副总指挥,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全国民航奥运空管保障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副书记、工会主席为领导的奥运综合保障组,全面负责职工思想、综治、宣传、信息安全、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员工队伍思想稳定、战斗力强。
奥运空管保障工作的圆满完成,更离不开民航空管系统3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以及职工家属的关心体贴和鼎力支持。当全国人民沉浸在奥运盛会的喜悦之中的时候,有多少空管人默默地坚守工作岗位,他们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方式为奥运加油,为祖国祝福。他们信心满怀,24小时坚守岗位,用充足的准备、无缝隙的服务、严密的保障手段忠实地履行着神圣使命,用行动诠释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用确保安全的工作业绩见证北京奥运会的辉煌历史时刻。他们发扬拼搏奉献、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付出了大量心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空管队伍是一支团结敬业、认真细致、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
记者:民航这个行业的系统性很强,空管保障工作的全国联动效应尤为突出。在奥运保障期间,空管系统是如何发挥一体化运行优势的?
苏兰根:这次空管奥运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充分彰显了空管系统一体化运行的优势。奥运会期间,全国空管系统统一指挥、科学决策、整合资源,形成上下互通、横向联动的工作局面。为确保运行顺畅,各地区空管局航行情报运行保障部门签署了异地互为备份的协议。管制部门制定了《中国民航东部地区空中交通管制应急预案总则》,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空管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调整首都机场进离场飞行航线,将原来的“三进三出”改为“七进八出”,增加了进出北京首都机场的空中通道;调整国际干线航路,增加空中航路,增加对外开放航路;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外围地区及相关航路划设空中等待空域,共划设临时航线22条,临时等待空域18个;实施空中航路分流,将原先飞越北京地区的班机,调整到其他地区飞越,减小对北京地区的飞行影响。通信导航监视部门制定了维护保障方案,对17个涉奥机场的148台/套设备进行了巡检,组织各地区完成19个系统运行维护手册的补充和完善,完成23个系统应急预案的新增和调整。航空气象部门制定了《奥运气象服务及装备保障手册》,为奥组委、空管部门、航空公司、机场、航行情报等航空气象用户提供赛场机场的天气实况、机场预报和指定航路的天气状况等气象信息服务。
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北京空域采取了禁航措施。空管系统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细化措施和部署相关工作,及时发布了奥运空管航行资料,提前一个月对外发布了航行通告,便于航空公司提前做好调整计划。各地区空管局及时掌握信息,合理安排运行,确保禁航按计划实施。
奥运会期间,台风“鹦鹉”在中南沿海登陆,民航局空管局立即下发《突发性天气信息通报》,并将视频协调会议系统保持常守状态。中南空管局提前做好绕航预案。其他地区加强与广州的协调,周边管制单位全力配合广州区管工作。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突出保障重点,争取专机、要客和涉奥航班飞行正常,尽量减小台风对民航飞行的影响。
记者:这次奥运空管保障工作圆满成功的主要经验有哪些?这对今后空管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苏兰根:对于如此重大、集中的保障活动,首先必须要严密组织。民航空管系统7月20日进入奥运保障实战状态后,空管局成立了奥运空管运行指挥中心,由我任总指挥,负责审议民航奥运空管保障总体方案,决定奥运会期间空管保障工作的重大事项,下设运行协调、军民航协调、空管技术、设备保障、气象服务5个技术工作组。 此外,华北、东北、华东三个地区空管局成立奥运空管地区运行指挥中心,地区运行指挥中心下设奥运空管天津、青岛、秦皇岛运行指挥分中心。地区运行指挥中心具体落实奥运空管运行指挥中心的指示,部署相关保障单位和奥运空管赛场运行指挥分中心的工作。同时,空管的特点是:要解决一个地区的问题,必须全国联动,因此中南、西南、西北、新疆4个空管局也承担着重要的保障任务。这种纵向系统到底、横向专业到边的指挥机制建立起来,便于统一收集、处理各方面信息,指挥中心及时决策,各地区统一协调行动,一线干部职工任务明确,大大地提高了运行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其次是有力的协调。3月,我局参加了国际民航组织欧洲、亚太和北美地区跨区域空管协调会议,介绍了北京奥运空管保障准备情况、奥运空域保障方案、分级响应机制、航班飞行计划申请指南、国际协调和资料公布等方面的情况。国际民航组织对我国奥运空管保障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向我周边有关国家发出国家级信函,提醒相关国家加强与中国的协调配合,提高国际交通流的空管保障能力。7月,我局召开了中外航空公司奥运空管保障宣讲会,宣讲北京奥运会空域环境和航路航线调整方案,方便航空公司及机组理解并准确掌握相关规定和要求。从7月20日开始,每天两次召开各地区空管局、四大航空集团、主要机场参加的视频协调会议,针对当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奥运空管保障任务进行部署安排,协调全系统力量共同保障北京等重点涉奥地区飞行的安全顺畅。
让我们欣喜的是,今年初空管系统制定的“三横三纵”的运行机制,通过了奥运保障这次“大考”。8月7日是首都机场奥运航班起降最频繁的一天,全国空管系统各单位按照“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要求,发挥全国空管一体化运行优势,全力保障北京等涉奥地区航班飞行。空管系统三级联动的设备保障队伍时刻待命,随时准备以最快速度解决设备故障。气象观测、预报人员发挥上下协调机制,共同会商分析涉奥机场天气状况。应该说,圆满完成奥运保障任务,是举空管全系统之力,集精锐之师和先进设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结果,是空管全系统共同努力的成绩!
在奥运保障工作准备阶段,我们就提出:完成奥运保障任务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奥运保障,全面提高空管系统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实践,空管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能够认真落实预案,积极组织协调,密切相互配合,在完成好奥运空管保障任务的基础上,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民航空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