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2022年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202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并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2021年运行监控中心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对2022年运行监控中心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2021年,运行监控中心坚决贯彻民航局党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专机和重大活动保障、疫情防控、航班正常、应急管理、数据管理和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全行业各运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全国航班正常率为88%,保持连续4年超过80%,其中6至8月全国航班正常率84.48%,创有记录以来新高。
会议从民航“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智慧民航建设进入快车道、行业恢复发展等三方面分析了运行监控中心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明确了2022年运行监控中心工作思路和八项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要集中精力开展航班正常保障,以雷雨季节运行保障为重点,广泛听取各运行单位的意见建议,提前出台总体保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相关管理措施,做好预期管理。要结合对航班量和正常率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会同相关单位科学合理设置航班正常考核指标,探索个性化精准考核,既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运行环境的客观差异,又准确反映运行单位的主观工作成效。要按照实事求是、奖罚分明的原则,持续完善航班正常管理措施,进一步调动运行主体积极性。
会议强调,要不断提升航班延误联动处置水平,修订《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响应机制》,进一步厘清各相关方职责边界,进一步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进一步强化运管委在本场航班延误处置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要继续在“早”字上下功夫,推动运行保障工作工作时间窗口前移,总结2021年雷雨季节保障经验,强化趋势预测预警,科学组织航班动态调整。
会议要求,要着力加强运管委间的协同机制建设,继续在空管单位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航班计划动态调整、流量管理措施优化、改航绕飞方案制定和航班备降保障等关键环节,认真研究借鉴2021年雷雨季节京津冀三地四场协同经验,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机场群建立内部协同机制,以京沪线为试点,探索建立跨区域城市对间的联动机制,即在主要机场群和热点城市对航线推动建立多场运管委联动机制。要全面加强对运管委机制建设和实施效果的评估,出台并持续完善《运管委机制建设和实施效果评估工作办法》,按规定开展运管委年度、季度和专项评估,推动实现运管委工作成效与相关资源配置挂钩。
会议指出,围绕全国民航协同运行,要尽快出台《民用航空协同运行管理办法》并做好相关配套工作。要集聚内外力量,全力以赴建设全国民航协同运行系统,按既定计划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要持续推动航权、时刻和预先飞行计划系统全面对接,提升系统间的信息交互能力,提高数据融合效率、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同步制定完善相应工作机制。
会议强调,围绕强化数据和系统支持,要深化民航运行数据中心内涵建设,扩大数据共享范围,初步完成所有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空管相关数据资源的汇集共享。推广航班计划共享服务,向相关运行单位提供统一的次日飞行计划。要加强数据治理力度,出台《民航运行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做实民航运行数据共享议事决策机制。
会议要求,要加强运行品质分析,区分全年和雷雨季节、冬季等不同阶段的运行特点编制《中国民航运行质量分析报告》,拓展发布渠道,扩大受众范围,努力提升《报告》权威性和知名度。
会议通报表彰了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2021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