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局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大连机场2007年实现较快平稳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局 2008-01-09 14:04

    2007年12月16日,大连机场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的机场,实现了连续4年旅客吞吐量每年增长100万人次的目标。此前的12月13日,奥凯航空公司正式开通天津—大连航线,这是2007年继东星航空、华夏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西部航空之后,第6家“飞”入大连机场的国内民营航空公司。众多的民营航空公司在一年之内纷纷选择开航大连,充分说明了大连地区的经济活力,体现了大连机场筑巢引凤的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海航大连分公司在2007年底挂牌成立,成为在大连机场运营的第二家基地航空公司。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大连机场实现较快平稳发展、并为进一步快速发展蓄力谋篇的一年。这一年,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创建了安全品牌,通过了民航总局的安全审计,自2001年以来第5次被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荣誉称号;这一年,圆满完成了国家反劫机专项演习暨应急救援演练保障工作,并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服务保障工作中被大连市政府授予了“特殊贡献奖”;这一年,长海航站复航筹建完毕,进入大连机场集团公司,并即将开航;这一年,精细服务和文化管理成为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这一年,大连机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从目前到2020年的科学和谐发展之路。安全,精细,文化,规划,成为2007年大连机场的主题词。
    以持久安全奠定快速发展基础
    2007年,大连机场坚持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主线,以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提高现场运营管理效能为重点,始终坚持在行为上抓规范,在过程中抓监督,在隐患上抓整改,在制度上抓落实,杜绝了飞行、空防和航空地面责任事故,成为了众多国内外乘客及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安心空港”。
    大连机场整章建制,落实责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机场机坪协调管理委员会,定期向各委员通报运行保障情况,突出现场运营指挥中心在现场运营秩序中的统一管理功能;查找安全生产薄弱环节,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从基层班组抓起,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开展了8个安全品牌创建活动,在8个重点安全单位设立阶段性奋斗目标:“航线维修15万架次无差错”、“安全检查1000万旅客无差错”、“单机考核5万架次无差错”、“商务配载3万架次无差错”、“助航灯光安全保障10周年”、“廊桥操作5万架次无刮碰”、“内场车辆保障5万架次无刮碰、停靠无差错”、“20年无护卫责任原因造成航班复飞、备降、返航和中断起飞”。
    2007年7月23日至27日,民航总局组织审计组对大连机场进行了安全审计。审计组对大连机场进行了安全综合管理、飞行区安全管理、机坪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机场供油、旅客运输管理、货运运输管理和危险品管理9个方面共计1281个单项的审计,最终审计项目符合率为96.56%,7个审计要素平均符合率为97.33%,得到了审计组的高度评价。
    大连机场还圆满完成了国家反劫机专项演习暨应急救援演练保障工作。2007年8月19日,在大连机场举行了“2007年猎鹰行动——国家反劫机专项演习暨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规模大、层次高、组织细、要求高。此次演习正值大连机场运输生产的旺季,而机场既是参演单位,又是演习的主要保障单位,同时又要保障正常的运输生产安全,难度相当大。大连机场提前筹划,全场动员,全面准备,全力配合,圆满地完成了参演任务和演习保障工作,获得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首肯。事后,国家反劫机办公室还专门给大连机场发来了感谢信。
    以精细服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近几年,大连机场围绕服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有侧重地持续开展主题服务年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从2004年到2007年,连续开展了“满意服务年”、“规范服务年”、“创新服务年”和“精细服务年”4大主题年活动,不断打造服务品牌,健全保障航班正常管理措施,完善用户意见处理机制,确保了服务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2006年,大连机场连续3年荣获全国“旅客话民航”活动用户满意优质服务奖,2006年还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用户满意服务项目”奖,并获颁“中国质量鼎”,2007年又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服务保障工作中被大连市政府授予了“特殊贡献奖”。
    2007年,大连机场以顾客需求作为服务工作导向,着重树立“顾客至上,用心服务,满足细微差异需求”的服务理念,从细微处着眼,从精品亮点抓起,努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在完善33项特色服务的基础上,机场推出了“优质服务大使”、“安检导航”、“一分钟正点工程”、“绿色机坪”等新的品牌服务项目,丰富了机场服务品牌的内涵。同时,他们还根据旅客的需求,不断创新特色服务。
    为了抓好精细服务,大连机场从5个方面入手:一是实施服务流程再造,对引导标识、旅客进出岗流程、行李装卸监管、航班中转、信息传递等各个环节进行梳理、简化、调整和重设,使服务流程更加便捷、高效;二是重新修订、整合服务规章,对照新的民航运输服务质量评定标准,结合流程改造,修订有关规章制度6项数十条,并制定了历史上第一部《大连机场机坪运行手册》;三是高度重视投诉处理,建立责任跟踪制度,改进投诉处理方法;四是做好航班正常工作,使航班放行正常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五是继续完善不正常航班处置机制,提高航空公司和旅客满意度。
    2007年9月6—8日在大连举行的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是大连市首次承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意义重大。会议保障期间,大连机场按专机规格保障6架次,保障公务机39架次,迎送会议要客、代表、记者、企业家1711人次。机场全体员工发扬团结拼搏、默默奉献、精益求精、恪尽职守的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各项保障工作,受到与会贵宾及上级领导的好评,获得了会议保障特殊贡献奖。
    以文化管理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努力建设一套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以此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大连机场近几年一直在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大连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胡志安告诉记者,大连机场要建成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不仅需要在“硬实力”方面有所提升,更要在“软实力”上下更大的工夫,这个“软实力”指的就是文化力。
    打造文化竞争力的第一步,就是要立规矩。经过长时间的精心酝酿,大连机场集团公司于2006年对其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并颁发了集团公司《宪章》,“宪章管理”由此正式浮出水面。公司同时制定了企业文化手册《大连之道》,并展开一系列宣传贯彻活动,使大连机场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精髓,深入每一个职工心中。
    2007年被大连机场确定为“文化管理年”。从规范化管理到文化管理,字面上的小小区别却蕴涵着管理思想上的一场革命。要完成由规范化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跨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连机场在探索推进文化力从无形到有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和进化于力”四个着力点。
    内化于心,是要构建以培训为核心的宣传体系,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深化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使之深入到企业每一名员工心中。外化于行,是指将企业文化外化到企业形象之中,给企业员工和外部人员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固化于制,是指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深化各项企业管理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化于力,则是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机场未来发展结合起来,使发展理念融入新的竞争力,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胡志安坦言,在规范化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一套为全体员工所共认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统一员工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将职工个人的成长融入机场的发展中,积极为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优良环境和条件,在营造自身和谐氛围的同时,促进机场与社会大环境的融合。这种核心文化力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有形的力量。它代表的是大空港的内在气质和精神气魄,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器,更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精神动力。
    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未来发展
    胡志安告诉记者,大连机场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发展愿景已经明确了,就是要把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把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集团公司打造成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集团。
    这个战略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0年前,进行周水子机场3期扩建和空港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中型枢纽机场建设;第二阶段,2011—2015年,新机场初步建成,拥有两条跑道,30万平方米航站楼,成为东北亚地区我国重要的门户枢纽机场;第三阶段,2016—2020年,构建起东北亚以大连为中转枢纽的国际航线网络,大型复合型枢纽机场的雏形基本形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机场的战略目标不仅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更要追求较高的发展质量。据悉,未来几年,大连机场将重点围绕6个方面推进机场又好又快地发展,稳步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是改制,有效的机制创新能够增强各部门的积极性,激发建设活力,这是一条根本的途径。二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注入风险管理,实现安全制度、安全预警、安全防范三位一体的闭环式管理模式,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三是推进“三位一体”的质量认证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ISO14000环境体系、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争取在3年内通过认证。四是创建世界卫生机场,按照国际卫生机场标准,逐项逐条地进行整改落实,争取两年内达标。五是推进品牌机场建设战略,对机场服务进行大整合,大整理,全面提升服务档次,努力建设品牌机场。六是建立与航空公司共赢、共发展,与其他机场横向联合的发展战略。

附件:
分享到:

民航局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