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总局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加强航班正常依然是重点工作之一。夏季已经到来,在雷雨多发的季节,如何保证航班的正常,尽量减少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的损失?前不久,民航总局召开了治理首都机场航班延误电视电话会议,决定成立首都机场航班延误治理小组,专项治理首都机场的航班延误,为做好明年奥运会期间的航空运输保障工作打好基础。首都机场作为治理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目前已经全面启动了对航班延误的治理工作。
作为国内最繁忙航空枢纽,首都机场是这次民航总局试点治理航班延误的重点机场之一;首都机场作为奥运会举办期间向世界各国展示民航服务的窗口,在治理航班延误的工作中尤显重要。在距离奥运会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次的整治行动也成为检验首都机场运行保障能力的最佳机会。
4月27日,在民航总局治理首都机场航班延误电视电话会议刚刚召开一周的时间里,首都机场召开动员大会,成立了由总经理张志忠和副总经理董志毅为组长,包括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内部13家单位和部门组成的“集团公司航班延误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内,领导小组负责首都机场延误原因的改进工作;对外,为落实民航总局监管与惩治并重的治理原则,负责完成航班正常性的统计排名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同时,领导小组要求成员结合本单位的职责,认真研究提高航班正常性的具体措施,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改进建议。5月1日起,首都机场治理航班延误工作全面展开。
建立机场原因调查分析机制,保障航班正常是个系统工程。在首都机场的航班正常工作中,各航空公司无疑是第一责任人,而首都机场、华北空管局等单位同样担负着重要的服务保障工作。在确保离港系统、行李系统、广播系统、航显系统、廊桥系统等设施、设备的完好使用,提高各个领域的综合保障能力,积极协助航空公司处置航班延误,切实维护候机楼秩序等方面,首都机场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次航班延误治理工作中,首都机场建立机场原因调查分析机制,认真查找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航空公司以及小组成员,每天对航空公司反映的机场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进行信息收集,并核实原因,每周对上一周的核查原因汇报给领导小组成员进行研究整改。
根据航空公司反映,摆渡车受阻、远机位登机、登机口紧张以及登机口电脑故障等,是目前首都机场方面造成的延误原因。根据这些意见,首都机场及时作出反应,制定措施并予以落实。在飞行区管理环节上,改善机坪交通运行环境,提高场内交通运行效率,同时保障飞行区场道设施的适用性,减少由于场道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公司订购的7辆摆渡车,预计在2007年下半年陆续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因摆渡车紧张造成航班延误的局面。
为解决高峰时段机位登机口紧张的问题,减少航空器在地面的等待时间,首都机场重新调配机位资源的使用。自5月1日至今,机场登机口变化率为2.48%,比以前有了显著改善。
针对登机口电脑故障问题,首都机场与各航空公司、地服部门积极沟通,当发生登机口离港终端故障时,启动离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按手工登机服务的流程和要求进行登机服务”,并通过演练,加强其人员对预案执行的熟练程度。每天,首都机场方面都要与航空公司/地服的登机口管理点进行一次现场沟通,记录当天登机口终端的使用情况,每周对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统计汇总。
“在航班延误中,虽然航空公司是第一责任人,但首都机场作为航班运输的重点保障单位,力争从机场角度解决好对航班的保障工作,保证各个系统、设备的正常使用,力争为航空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针对航班延误的治理工作,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兵介绍说,首都机场重点要杜绝人为原因造成的延误,其中把航班的计划安排作为治理工作的关键,努力解决好虚占时刻、航班过站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在发生航班延误时,要确保旅客的知情权,航空公司与机场应相互配合,把真实的信息及时提供给旅客,避免出现旅客对延误的误解以及相应的过激行为。
另外,张兵还介绍说,首都机场在3号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前,1、2号航站楼相对于目前的运输吞吐量,还面临机场资源紧张问题。在航班量大、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不断优化运行保障方案,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来缓解资源紧张给航班正常带来的影响。
优化运行保障方案
提高机场运行效率
目前,首都机场的日起降飞机架次已经达到1100 架次,密集的航班和不断增加的旅客数量,给航班正常的保障工作带来明显的压力。航空器在机场区域内等待时间、绕行次数,摆渡车、配餐、油料等各种车辆行驶速度,机场跑道的可利用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机场的运行效率,无疑也会影响到航班的正常。作为对机场内对起降航班进行全面监控的核心部门——首都机场运行监控中心,结合此次的航班延误治理工作,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来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中心副经理林奕斌说:“逐步推进的航班缩小放行间隔试行工作,将提高机场跑道的使用效率;因特殊天气导致航班停飞而在天气适航后,我们要积极推进空地同步放行机制,这一机制可以合理安排航班保障及放行顺序,尽量缓解短时间资源紧张及航班大面积滞留带来的运行压力。”
林奕斌介绍说,首都机场在对候机楼的组织管理中,以提高运行效率、节省空间和旅客移动空间最少为原则,逐步实施划区域的管理方式,合理安排各航空公司、地面代理机构的布局分配。目前在1、2号航站楼内,已经把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划出较为独立的区域,同时,首都机场把相应的调配权力,也交给各航空公司行使。这样大大节约了飞机过站、经停的时间,对减少航班延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高运行保障,当然离不开机场与各航空公司的密切协作和配合。从5月1日起,首都机场开始对正常性较高的航班和航空公司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好的做法,制定首都机场各类航空器作业流程建议标准,在各公司航班保障工作中推行。
在对航空公司各类机型、远近机位保障效率对比中,首都机场寻找保障能力较低的航空公司症结,有针对性地与航空公司进行沟通改进。
同时,运行监控中心将收集各航空公司保障标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首都机场航空器、旅客、行李、货物保障标准。这样,可以逐步规范在首都机场运营的各航空公司的保障标准及保障流程,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提高首都机场整体保障能力。运行监控中心计划制定航班延误原因的责任标准,来界定空管、机场、航空公司责任原因。为航班延误治理及延误原因分析打下基础。
13家保障单位和部门
制定具体措施
为保障航班正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的13家部门,从各自负责的业务出发,分别制定保障措施,防止从自身原因引起航班延误。这些措施,细之又细,从每一个环节出发,减少航班延误的发生。以下的措施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从这些细节上,我们看到首都机场在治理航班延误上的细心和决心。
要客服务环节 要客部会把安检、通关的各项规定提前告知旅客,提醒客人注意事项(如:液体物品、随身携带行李尺寸、托运行李重量等),防止旅客因手续不全或不了解相关规定,致使重新办理行李托运、安检检查滞留等情况发生;旅客要求晚登机时,要客部人员则会严格按照登机时间提醒旅客航空公司的相关规定,坚决杜绝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航班延误。
地面服务环节 与航空公司一起耐心做好旅客的解释说服工作,配合航空公司保证现场秩序的稳定;遇有航班大面积延误情况时,选派经验丰富、掌握处置技巧的人员在现场提供服务,协助航空公司解决好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
空港配餐 为减少在配餐环节上出现延误航班的情况,空港配餐公司在6月份进行在特殊天气航班大面积延误情况下的加\补餐的应急保障模拟演练活动,以确保相关责任部门职责明确,流程顺畅,操作到位。
安检环节 增加安检通道,抽调有外语特长的人员,通过样品展示和语言提示等手段,提醒旅客将液态物品按规定要求封装,并引导旅客快速过检;为确保安检设备的运行正常,技术设备保障中心加强巡视检查,确保现场安检设备的正常运行。
航空设备管理环节 加强航站楼设备运行维护,在预防性维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在人员上有保障,另一方面, 加强设备巡检、维保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前对一些重要设备或关键部件进行预防性维护。
巴士服务 质量安全部2007年上半年旅客服务满意度调研报告显示,48.6%的旅客希望乘坐机场巴士这种大容量交通方式,而机场巴士目前承担的实际客流比例不足20%,远远达不到旅客的需求。首都机场结合这种情况,找出了巴士线路设置不完善以及引导标志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计划在7月底前完成对航站楼内、航站楼出口处以及航站楼外增加巴士的引导标志,年底前完成对巴士线路的拓展方案,相关函件将尽快发到北京市运管局。
统一规划场区标志 机场路网复杂、交叉口密集,使得“找路难”的现象特别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客按时到达首都机场登机。首都机场计划对场区标志进行梳理,请专业单位对场区内的引导标志进行统一规划并逐一落实。另外,针对一些旅客对机场的交通状况缺乏理解的情况,首都机场公共区管理部拟制作宣传册,向旅客介绍场区交通地图、停车场、停车楼的流程、T3航站楼启用之后以及目前各座航站楼的功能等。
高层重视 全面治理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兵介绍说,今年首都机场的航班延误治理工作与往年相比,有许多新的变化。一是在重视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首都机场从集团公司到股份公司,都高度重视此次的航班延误治理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同时,涉及航班保障的13家业务单位全部参与到这一治理行动中,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具体措施。二是这次的延误治理工作更加具体化。一方面首都机场向社会公开了具体的服务承诺,另一方面指派专人负责航班延误的各种信息统计工作,定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首都机场从5月1日开始的航班延误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统计数据显示,从5月1日起至今,首都机场没有发生过系统故障导致的航班延误;首都机场登机口变化率是2.48%,未出现变化超过2次以上的情况;因机场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下降为占出港航班的0.45%;因旅客情绪激动事件首都机场公安分局平均接警至到场时间提高为5.3分钟;航班正常性为零的航班在5月份下降为1,而这个数据在4月份还是6个航班。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首都机场的航班正常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航班延误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张兵说:“通过治理,首都机场不仅航班正常性得到了提高,治理工作也推动了机场整个服务水平的提高。为保障航班正常,机场13家业务单位都在全力以赴,调整服务理念,地面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另外,在航班延误治理工作中,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等单位主动沟通协同作战,密切了民航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整顿,不仅机场的各级领导、各部门员工重视航班延误工作,其他方方面面的领导也都把航班延误作为重点工作,从以前的被动解决延误问题转变为现在的主动解决。”张兵说:“2006年首都机场已经进入全球十大机场的排名,但在运输服务水平、综合保障能力等方面和世界一流机场相比还有差距,通过这次航班延误治理工作,首都机场从中可以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发现不足,从而全面提升机场的服务水平,力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示出我们优秀的国门形象。”
6月,航班延误治理工作更是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根据民航总局采取监管与惩罚并重的治理原则,治理小组定期公布首都机场离港航班正常率排名的后20位、航班正常率在50%以下的国内航班,从6月份开始,这些排名靠后的航班将受到黄牌警告,受到两次黄牌警告的航班将被取消时刻。我们有理由期待,今年的雷雨季节,首都机场航班延误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即使遇到突发天气航班延误或取消,旅客也将得到最为及时的服务。这是因为,随着保障航班正常的一系列制度的不断推进,机场运行效率不断提高,首都机场航班延误治理工作逐步走入了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