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知道飞机速度快其升力就增加,机翼也就可以造的小一点。但是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飞行速度都不可能太快以免发生冲出跑道等事故,可是飞机起飞时如果速度上不去,升力不足,飞机就不能飞离地面,这是一个矛盾。为此设计师们需要找出一种模式,使机翼的升力可变:在起降时升力大一些,高速飞行时升力变小一些,阻力也小一些。这个难题被一个巧妙的设计解决了。设计师们在机翼的后部内侧紧邻副翼的位置上增添了一对或几对可以活动的翼面——称之为襟翼。襟翼被对称地装置在两侧机翼上。它们只能向下偏转一定的角度,有的类型在向下偏转时还可向后方伸出一段距离。襟翼向下弯曲后,它改变了机翼下表面的弯曲程度,使机翼下方的空气流动变慢,同时也使机翼面积变大,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是使升力加大。当然襟翼打开时阻力也会增加。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都要打开襟翼以增加低速飞行时飞机的升力。起飞时飞机需更多的升力、尽量减少阻力,此时襟翼打开的角度要小,一般仅15度左右;而在飞机降落时,升力和阻力都要求尽量大,使飞机在降落的同时,速度迅速降低,保持平稳下降和滑行,此时襟翼打开的角度为25度。飞机升空以后速度提高,驾驶员就及时收好襟翼,飞机就能以较小的阻力在空中翱翔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副翼、襟翼外,在机翼的上表面还有很多活动的小翼面,这些小翼面被命名为“挠流板”。飞机降落时它们被翻起以增加阻力,并且把机翼压向地面增加机轮与地面的摩擦力。